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洪華生與鄧漢忠:兩位結構可靠度專家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
帖子
1526
主題
740
記錄
1
分享
0
日誌
213
閱讀權限
100
最後登錄
2025-3-31
在線時間
233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5-3-15 11:20: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從陳立武 (Lip-Bu Tan),想到兩位剛入行時所認識的可靠度與機率專家:鄧漢忠 (Wilson H.C. Tang) 和洪華生 (Alfredo H.S. Ang)

Tan: 馬來西亞華語「陳」,Ang: 菲律賓華語(閩南語)「洪」,Tang: 香港粵語「鄧」。


洪華生 (Alfredo H.S. Ang)  (1930-2024) 與鄧漢忠 (Wilson H.C. Tang)  (1943-2012) 簡介

洪華生教授與他在伊利諾伊的同事鄧漢忠教授 (1943-2012) 分別於1975 與 1984 年合著了兩冊教科書《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概率概念(Probabi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Vol I & II) ,是工程學科規劃與專業發展的技能和能力研究的經典名著,為工程研究者在分析決策領域建立了重要的基礎,對國際工程可靠性領域的幾代學者都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 年洪華生教授與鄧漢忠教授又修訂出版了該著作第一卷的第二版。(第一冊中文翻譯,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發行,台大土木系蔡義超教授:工程或然率,Probabi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洪華生 (Alfredo H.S. Ang) (1930-2024)

洪華生教授,國際著名結構可靠度工程專家、現代結構安全與可靠性學科的奠基人與開拓者、美國工程院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院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榮休教授、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榮譽教授、同濟大學工程可靠性與隨機力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CERSM) 顧問委員會主任。

洪華生(Alfredo Hua-Sing Ang) 先生於2024 年 10 月 14 日在美國西雅圖家中逝世,享年94 歲。洪華生先生 (Alfredo Hua-Sing Ang,Ang 是閩南語裡「洪」 的發音)。1930 年 7 月 4 日出生於美屬菲律賓 (今菲律賓) 達沃,是一位美籍華人。1954 年,洪華生先生在菲律賓馬尼拉馬普阿理工學院(Mapu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Manila) 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國求學,並分別於1957 與1959 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世界地震工程與結構動力學學科的開創者之一、美國工程院博士分佈方法(A Distribution Procedure for the Analysis of Continuous Rectangular Plates)》。洪華生先生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擔任助理教授,並於 1965 年升任教授。在伊利諾州工作期間,洪華生教授在工程可靠性和地震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在工程可靠性研究領域,洪華生先生最早提出了整體可靠性分析的點估計法、概率網絡評估法;最早提出了認知不確定性問題並做出了一系列創造性研究;他與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的艾林·康奈爾 (C. Allin Cornell) 教授 (1938-2007) 基於可靠性設計的奠基性研究,後者的主要綜合工程領域研究院士工程領域的基礎在地震工程研究領域.洪華生先生與他的學生阿門·德·丘里金 (Armen Der Kiureghian) 教授一起,提出了地震危險性分析的斷層破裂模型,後者後來也成為了美國工程院院士.他與他的學生穆罕默德·阿明 (Mohammad Amin) 關於非平穩地震評估模型的開創性工作,關於鋼筋抗震的工作所提出的模型至今在學界稱為樸-洪模型 (Park-Ang Model) 被廣泛採用,這些研究都為地震工程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響。由於在結構安全與可靠性領域的大量開創性與奠基性研究工作,以及為工程安全與結構設計規範制定發展的一系列實用有效的風險與可靠性方法,洪華生先生於 1976 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時年 46 歲。

洪華生教授與伊利諾伊同事鄧漢忠教授分別於 1975 與 1984 年合著了兩冊教科書《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概率概念(Probabi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Vol I & II) ,是工程學科規劃與專業發展的技能和能力研究的經典名著,為工程研究者在分析決策領域建立了重要的基礎,對國際工程可靠性領域的幾代學者都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 年洪華生教授與鄧漢忠教授又修訂出版了該著作第一卷的第二版。


鄧漢忠 (Wilson H.C. Tang) (1943-2012)

鄧漢忠,1943 年出生.父親鄧樹椿,1930 年由廣東台山遷居香港。高中就讀香港傳統名校喇沙書院。畢業後赴美深造,先在麻省理工學院攬獲學士及碩士學位,繼而在史坦福大學獲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

鄧漢忠教授在史丹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美國依利諾香檳大學任教二十七年後,於 1996 年到香港科技大學工作,期間曾擔任土木工程學系系主任。鄧教授長期致力於土木工程尤其是岩土工程的機率方法、風險和可靠性的研究和工程應用。鄧教授現為香港工程學院院士及 Guggenheim 院士。鄧教授也擔任倫敦帝國理工等多所知名大學客座教授,曾被美國離岸能源中心選為「殿堂級技術拓荒者」,並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他與洪華生教授合著的《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機率概念》一書是全球知名的工程可靠性教材,並已翻譯成多種語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GMT+8, 2025-4-2 17:17 , Processed in 0.0319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