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160|回復: 1

限制理論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
帖子
1525
主題
739
記錄
1
分享
0
日誌
213
閱讀權限
100
最後登錄
2024-3-14
在線時間
2325 小時
發表於 2014-12-4 16:21:25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lperng 於 2014-12-10 09:01 編輯

限制理論 (theory of constraint, TOC) 是由 郭德拉特先生 (Mr. Goldratt) 所提出的,其前身為 1980 年代的最佳化生產技術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ique, OPT)。在限制理論中,最基本的假設為系統中存在著瓶頸 (bottleneck),而此瓶頸決定了系統的產出速率。瓶頸可能是系統中的一部機器、技術熟練的人員、或是專業工具,亦可能是系統的市場容量。在系統中的瓶頸稱為內部瓶頸 (internal bottleneck)、在系統外的稱為外部瓶頸 (external bottleneck)。

系統中如果存在著內部瓶頸,此瓶頸的生產速率決定了整個系統的產出值。因此,Goldratt 提出,在瓶頸資源 (bottleneck resource) 損失一小時,即為整個系統損失一小時,然而在非瓶頸資源 (non-bottleneck resource)節省一小時,卻只是一種幻象。在限制理論中,認為過程的統計變異與相關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對過程中的瓶頸資源提出保護是迫切且有價值的,反之,若保護過程中的非瓶頸資源,則是不必要的浪費。限制理論有許多成功的實證範例。限制理論講的就是關於如何對付瓶頸的議題。瓶頸是最難通過的地方,是最想突破的地方。

物料資源規劃 (MRP) 從物料與時間的限制出發,要求規劃能夠滿足零件的準確到位和產品的及時交付。發展到 MRP II,則引入了設備和能力的限制,強調排程時不可脫離實際生產能力。限制理論則是拋棄一味削減成本的作法,允許合理數量的庫存 (inventory) 與作業費用 (operating expenses) 的存在,於是限度更加寬鬆,把焦點集中在如何識別和突破「卡脖子」的環節,以求企業流通率 (throughput) 的最大化。

如果沒有限制條件,系統的產出將是無限的。現實當中任何系統都不可能無限地產出,所以,任何系統都存在著一個或者多個限制條件。限制條件總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那些最關鍵的限制條件,人們總是想要克服它、突破它,好讓自己鬆口氣來。因此,人們自然要關注瓶頸,因而產生限制理論。

衡量目標:
  • 瓶頸資源 (bottleneck resource):產能小於或等於特定要求的任何資源,可能是一部機器、一位技術熟練的人員、或是一項專業技術或工具。
  • 非評頸資源 (non-bottleneck resource):產能大於特定需求的任何資源。
  • 產能限制資源 (capacity constraint resource):資源的利用程度已接近產能,若不仔細規劃可能變成一個瓶頸資源。
  • 限制 (constraint):任何阻礙系統達到較高效能目標的事物均為限制。
  • 平衡狀態 (balance state):系統輸入流量等於輸出流量。

一般而言,任何企業組織內可能設定多重目標,
  • 公司層級:財務衡量指標,目標就是增加淨利,同時可提高投資報酬率、現金流量。
  • 淨利:金錢的絕對衡量標準。
  • 投資報酬率:在投資基礎上的相對衡量標準。
  • 現金流量:生存的衡量指標。
  • 生產層級:作業衡量指標,目標為降低存貨與營用費用,同時提高效產出。
  • 有效產出:
  • 存貨成本:
  • 營運費用:

限制理論主要是為解決瓶頸資源的問題,有五個實行步驟:
  • 找出系統的瓶頸;
  • 決定如何利用瓶頸;
  • 根據上述決定,調整其他的一切;
  • 把系統的瓶頸鬆綁;
  • 假如步驟 4 打破了原有的瓶頸,回到步驟 1。

美國品質學會 (CSQ) 六標準差黑帶[size=13.63636302948px]驗證手冊 2009 年版第 32 章「限制理論」。
限制理論 (theory of constraint, TOC) 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關注解決過程鏈中最薄弱的環節。一般來說,過程中最慢的就是限制,除非提高約束環節的效率,系統的流通率不會提高。限制理論列出了系統改進的五個步驟:
  • 識別:找到限制系統效率的過程,如果效率有問題,那麼限制通常有在製品 (work in process, WIP) 在等待加工。
  • 開發:使用改進或其他方法改進限制過程的效率。
  • 統一:調整(或統一)過程鏈的其他過程,使其與限制匹配。
  • 提升:如果系統生產需要進一步改進,限制可能需要大範圍的修改(或提升),這可能需要投入額外的新設備或技法。
  • 重複:如果這些步驟已經把過程改進到不再是限制的時候,通過對新限制重複以上步驟,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效率。

限制理論的優點在於其採用了系統的方法,強調除非改進限制過程,改進個別過程不會改進系統效率。

鼓-緩衝器-繩 (drum-buffer-rope) 法:
需要對上述中的「統一」步驟進行進一步的解釋,郭德拉特 (Goldratt) 把以單列方式行走的一對士兵比擬作生產過程的一條生產線。當第一個士兵向前走的時候,他收到了未加工的材料 – 一塊新場地。每個後續士兵走過相同的場地,相當於進行其他加工過程,當最後一個士兵走過那塊場地後,那塊場地就相當於是成品。這樣各個過程都是作用在同樣不變的材料上,而不是其他材料。完工時間 (lead time) 就是整個隊伍通過某一點的時間。如果每一個士兵都盡其所能地行走,那麼由於要按順序行走,走得慢的士兵就會擋住其後面的士兵,這樣就延長了完工時間。

最慢的士兵就是系統限制,加工場地的速度取決於這個士兵向前移動的速度。這個士兵就是決定整個系統的鼓點,為了避免拖延完工時間,就需要用一條「繩子」把領先的士兵和最慢的士兵聯在一起。

繩子的長度就是緩衝器的大小,當先行士兵行進的速度比限制快,超前到足夠遠的時候,繩子被拉緊,就發出信號讓該士兵停止。用這樣的方法,最長的完工時間和在製品 (WIP) 數就被固定下來。

如果有一名排在最慢士兵後面的士兵突然掉落了他的槍,並由此落後了一些距離,但他是可以追上來的,因為他不是最慢的士兵。這是比喻某一個工作點上比較次要的過程問題。如果一名排在最慢士兵前面的士兵掉了槍,整個小隊必須停止讓最慢的士兵趕上前面一個人。因此如果小隊經常掉落槍,繩子就必須長一點。繩子的長度就緩衝的量。總之,為避免長的完工時間和過多的在製品 (WIP),所有系統中的過程應當放慢(通過繩子)到最慢過程的速度(鼓),而 WIP 的量(或緩衝器)由各個過程的可靠度決定。

根據郭德拉特先生的描述,限制理論 (TOC) 對經營中的三個相互關聯的重要作業度量有很大的影響,簡要描述如下:
  • 產出(標記為 T):整個系統過程銷售產生利潤的速度;
  • 庫存(標記為 I):系統對準備出售的事物投入的錢;
  • 作業費用(標記為 OE):系統把庫存轉為產出的花費。

隨著產出增加,其他兩項比例就會減少,這是符合邏輯的,因為消除了限制,產出就會提高。提高產出意味著系統中的庫存較少,較少的庫存以及較高的產出,意味著可以用較少的錢(即作業費用)把庫存轉化為產出(或輸出)。

限制理論九原則
  • 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產能力的平衡。
  • 非瓶頸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其本身決定,而是由系統的瓶頸決定。
  • 資源的利用 (utilization) 和行動 (action) 不是同義詞。
  • 瓶頸上一個小時的損失則是整個系統的一個小時損失。
  • 非瓶頸節省的一個小時無益於增加系統的產銷率。
  • 瓶頸控制了庫存和產銷率。
  • 運輸批量可以不等於加工批量。
  • 批量大小應是可變的,而不是固定的。
  • 排程作業規劃時考慮系統資源瓶頸。


Rank: 8Rank: 8

UID
4469
帖子
17
主題
0
記錄
0
分享
0
日誌
1
閱讀權限
90
最後登錄
2017-6-13
在線時間
29 小時
發表於 2014-12-10 08:55:14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了,可以跟KPI同時聯結,也可以想辦法運用在個人身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GMT+8, 2024-4-18 15:53 , Processed in 0.0512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