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1-6
- 積分
- 8438
- 精華
- 0
- 帖子
- 1525
- 閱讀權限
- 100
- 最後登錄
- 2024-10-15
- UID
- 5
- 帖子
- 1525
- 主題
- 739
- 記錄
- 1
- 分享
- 0
- 日誌
- 213
- 閱讀權限
- 100
- 最後登錄
- 2024-10-15
- 在線時間
- 2326 小時
|
研討會前預習
本帖最後由 hlperng 於 2015-10-21 08:53 編輯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是三個以失效 (failure) 為主題的可靠度工程技術之一,其於兩項為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 與 失效通報分析與改正行動系統 (failure reporting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 FRACAS)。三項技術的第一個字母都是 失效 "F" (failure),因此亦有稱為為可靠度 3F 技術。FTA 與 FMEA 應用於研究發展階段、FRACAS 應用於測試驗階段;前項在實體測試之前,後項在實體測試之後。
FTA 是圖形分析法、FMEA 是表格分析法,FRACAS 則是一個有關失效管制的系統、制度、程序。
FMEA 由二項分析構成:失效模式分析 (failure mode anlaysis) 與失效效應分析 (failure effects analysis)。
FMEA 後來發展成為 FMECA,很多人並不刻意區分這兩者之間差別,認為是同義字,同樣的技術,尤其是只談應用效果的管理學者。
FMECA 由三項分析所構成:失效模式分析 (failure mode analysis)、失效效應分析 (failure effects analysis) 與失效關鍵性分析 (failure criticality analysis)。
故障 (fault) 與失效 (failure)不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對於這兩個名詞有嚴謹的定義,曾經將 FMEA 正名改為 故障模式與效應分析 (fault mode and effcts analysis),但是不敵世俗慣用的惰性,無功而反。故障是因、失效是果;故障是狀態、失效是行為。
FMEA相關衍生的技術綜合整理包括: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fault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CA: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DA: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多用於維護、診斷、安全分析
FMMEA: failure mode, mechanisms, and effects analysis,多用於失效物理分析
初期 FMEA 是從工程技術觀點,討論物品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或態樣)與可能產生的效應,後來從FMEA 發展到 FMECA,則是一項突破,將失效議題從技術層面擴大到管理層面,C 代表關鍵性 (criticality),是指失效模式的關鍵程度,三大汽車從風險的觀點論述關鍵性,稱之為風險優先數 (risk priority number, RPN)。
FMEA 或 FMECA 是風險管理應用,其中風險評鑑的基本過程或手法,嚴謹的人將失效 (failure) 改為危害 (hazard)。
風險指危害,相對的是安全,安全學者不談失效、只談危害。其實缺點 (defect)、失誤 (error)、失效 (failure)、危害 (hazard) 的根源都是類似,只是影響範圍與程度有區別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