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度與維護度 2000 過程所述各項行動方案,係應用經驗法則而導出的可靠度/維護度改善方法和技巧,依據第二部分之五大原則而導出的二十四項行動方案,構成 R&M 2000 的主要部分。R&M 2000 過程中以不部分的篇幅來說明每一項行動方案的重要性、理念、步驟和效益。其中在「管理階層參與」原則方面有 3 項行動方案,在「推動與激勵」原則方面有 3 項行動方案,在「明訂可靠度/維護度需求」原則方面有 6 項行動方案,在「設計與成長」原則方面有 8 項行動方案,在「維持固有可靠度/維護度需求」原則方面有 4 項行動方案。茲分別列述其綜合要點如下:
1) 管理階層參與
a. 政府(需求者)之高階管理者須積極要求改善系統與設備之可靠度/維護度。
b. 業界(供應者)之高階管理者應積極參與,使產品能滿足使用者之需要。
c. 高階管理者應明訂績效標準以及獎勵方法。
2) 推動與激勵
a. 慎選供應商/合約商,R&M 必須是一項單獨而特定的評選標準。
b. 以績效作為執行進度管制的準則,績效不彰就停止撥款。
c. 獎勵績優廠商,強化售後服務。
3) 明訂可靠度/維護度需求
a. 需求訂定明確,在計畫之初就依任務輪廓訂定清楚的操作需求。
b. 技術透明化,將類似產品之操作、測試、維修特性予以標準化,以降低操作及維修之人力負擔。
c. 系統簡單化,好的設計實務在使系統易於製造、操作和維修。
d. 系統模組化,依功能區分,將硬品/軟品結合成一自含式的單位,以便生產、偵錯及維修。
e. 妥訂可靠度/維護度計畫,明文訂定對於達成 R&M 的承諾、目標、策略與方法。
f. 確立政策與實務,明文宣示管理者將 R&M 融入產品設計與製造之中,以符合使用者需求之承諾與決心。
4) 設計與成長
a. 善用系統工程過程,整合設計、R&M、生產、後勤,成為一工程團隊,期於合理的成本內達成使用者的需求。
b. 作好規格配當與預估,配當係賦予次系統之設計需求,預估則是評估設計是否達成目標。
c. 慎行設計分析,研發階段關鍵之分析工作包括:R&M、生產度、成本效益、支援度、熱應力等各項分析工作。
d. 實施成長管理,階段性提升 R&M,並提供管理階層所需的可見度資料與管制措施。
e. 注意零件選用,高可靠度需要好零件。
f. 掌握減額需求,提供強健性設計所需之餘裕度。
g. 應用電腦輔助工具,整合性的電腦輔助工具可強化設計、生產之效率與效益。
h. 確實執行試驗-分析-改正工作,有系統地偵測並消除產品設計弱點。
5) 維持固有可靠度/維護度
a. 依循 R&M 2000 變異管制過程 (Variation Control Process),應用線外品管方法,降低產品設計與製造之變異。
b. 善用 R&M 2000 環境應力篩選方法,在出廠前有效消除早夭期失效產品。
c. 確實實施系統測試,以模擬或現場試驗方式,評估操作性能是否符合全系統需求。
d. 回饋現場使用資訊,據以評估 R&M 現況,並持續精進現有與未來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