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標題: Bogey test method 的疑惑 [打印本頁]
作者: temp30 時間: 2013-11-27 18:28:54 標題: Bogey test method 的疑惑
最近安排壽命測試規劃,從客戶端提出 要使用 Bogey test method 規劃,其公式及參數說明如下Tc=Tp((1/N) *(ln(1-C)/lnR))^1/B
Tc= 總試驗時間
Tp= MTBF target
N=測試sample數
C = confidence level
R= Reliability level
B=beta
暫不看 beta 的參數值,從此計算方式得知==>如有錯誤再請各位先進指導
1. 透過信心度及可靠度可定義出sample測試數量
2. 另一概念是從實際測試的數量反推出 總試驗時間 (beta 參數也會影響計算結果)
另外從上面兩點所產生的疑惑是,在做壽命試驗時間的規劃,其取樣是否應該在"時間"而非完全用 sample數量來做取樣? (了解sample 的數量也必須要有代表性),再請各位先進解惑
作者: liaojenyi 時間: 2013-11-27 19:03:48
1. Bogey test method => 0 Fail
2. 要求每個試件之試驗時間相同
3. ISO 16750-1 Ann. B有類似公式
4. 樣本多時間短,看試件之成本與時程壓力
作者: function 時間: 2013-11-27 20:07:10
我覺得要把所謂的可靠度試驗與壽命試驗的意義定義清楚!
這個公式看起來是要驗證MTBF,而這個MTBF的意義是指隨機失效的部分,也就是浴缸形曲線的中間部分,
也就是說,是指失效機制符合Poisson process。
如果壽命試驗是指驗證產品壽命分佈時,那就應該是指累積損傷的的部分,這時候當然就不應該以增加試件數量來取代時間了。
我想你會有疑問,應該是把這個試驗誤稱為壽命試驗所產生的困擾!
作者: hlperng 時間: 2013-11-28 17:26:04
本帖最後由 hlperng 於 2014-10-27 10:04 編輯
一個公式若只給個名字(bogey = 怪物或怪胎),不知道或不說明其原理,那麼客戶最偉大,就照客戶要求著做試驗吧,反正客戶付錢。(cookbook) [20141027注:不打高爾夫,所以不熟悉典故,原來是指柏忌,高於標準桿一桿的意思。]
從公式看,是成功失敗的二項分布,加上失效發生時間為韋伯分布(形狀參數為 β)。
只是都已經知道是韋伯分布,為何還要當作二項、零失效,繼續做試驗到發生失效有困難嗎?
真的那麼困難,那就玩數字與公式遊戲。
ISO 16750 Annex B 公式 (B.1):
[tex] R(t) \le (1-C)^{1/n} (\frac{T}{t})^\beta [/tex]
推導過程可參考 Guangbin Yang, Life Cycl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2007)
9.3 Bogey Testing
n 個試驗進行成功失效試驗(success ratio test),無失效 r=0,成功機率(可靠度)為 R,信心水準 C,可靠度信心下限 R[sub]L[/sub] 為:
[tex]{R_L}^n \le (1-C) [/tex]
因此,試驗無失效的最小樣本數 n 為:
[tex]n = \frac{ln(1-C)}{ln(R_L)} [/tex]
可靠度 | 信心水準 | 樣本大小 |
0.95 | 0.90 | 45 |
0.97 | 0.70 | 40 |
0.99 | 0.50 | 69 |
0.99 | 0.90 | 229 |
若可靠度的主要變數為失效發生時間,且符合韋伯分布,則任務時間為 t[sub]0[/sub] 時的可靠度 R(t[sub]0[/sub]) 為:
[tex] R(t_0) = exp (-(\frac {t_0}{\eta})^\beta) [/tex]
根據成功比試驗的公式,n[sub]0[/sub] 個韋伯失效發生時間物品試驗至 t[sub]0[/sub] 時無失效 (r=0) 的機率為:
[tex]Pr(r=0) = R(t_0) = exp(-n_0(\frac{t_0}{\eta})^\beta) [/tex]
同理,n 個韋伯失效發生時間物品試驗至 t[sub]L[/sub] 時無失效 (r=0) 的機率為:
[tex] Pr(r=0) = R(t_L) = exp (- n{(\frac{t_L}{\eta})}^\beta) [/tex]
由上面兩個式子可以推得,兩個韋伯分布無失效試驗,試驗時間與試驗樣本數的關係為,
[tex] n t_L^\beta =n_0 t_0^\beta [/tex]
[tex] n = n_0 (\frac{t_0}{t_L})^{\beta} [/tex]
所以,所需要的試驗數目為:
[tex] n_0 = \frac{ln(1-C)}{ln (R_L)}(\frac{t_L}{t_0})^\beta [/tex]
或者所需要的試驗時間為:
[tex] t_0 = t_L (\frac{1}{n_0}\frac{ln(1-C)}{ln(R_L)})^{1/\beta} [/tex]
作者: function 時間: 2013-11-28 20:50:39
彭博士把這個公式推導的很清楚!
問題是,如果壽命是韋伯分布,那麼可以用增加試件數量來取代每個試件的試驗時間嗎?
雖然這個公式已經將增加試件數量與縮短試驗時間的比例調整過,而非1:1的關係,
我還是懷疑這個公式只是數學遊戲吧!
作者: temp30 時間: 2013-11-29 18:47:59
感謝廖博士, 許博士及彭博士的解答,推倒此公式的過程也非常清楚了解,但有一點需要各位老師再給予思考方向。
<nt_L^\beta = n_0t_0^\beta>這個式子除了 r= 0之外,還有其他預設條件可以讓這式子成立?
作者: liaojenyi 時間: 2013-11-29 18:58:06
我認為:因為 r= 0,才能只用R^n,才可得到<nt_L^\beta = n_0t_0^\beta>這個式子。
如果有失效發生,就會有PDF與CDF混雜的情形,就比較複雜了!
作者: liaojenyi 時間: 2013-12-6 19:10:02
[attach]299[/attach]
作者: liaojenyi 時間: 2013-12-6 19:12:18
可以用查圖方式求的規劃之試件數
例如:R=0.95、CF=0.90
在FAIL=0處,可的約45之樣本數
歡迎光臨 睿地可靠度論壇(TW-REDI Forum) (http://tw-red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