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產對象
當產品發生變化時,生產方法也應隨之改變。比如某廠以前一直在做 A 產品,現在改製造 B 產品,那麼該廠必須考慮如何更改製造方法,以適應 B 產品的生產。即使是對產品的簡單更改,比如一個由兩個組件組成的小開關,改成一體組合式的開關,也必將對生產的參與者、方法、空間、和時間,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工程經濟學的角度,對生產對象進行詳盡的考慮。
大概是在 1948 年,我聽過一位 H 先生做的報告,感受良多。在報告中,他說了一個自己的經歷。有專家告訴他,在銑削摩托車用的汽缸時,將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於是他決定更改製造汽缸的方法,將幾塊有特殊弧度的金屬焊接在一起,在經過打磨使其達到汽缸所需要的弧度精度,這樣就不需要再銑削金屬。但問題是,汽缸是一個關係安全的關鍵件,他應該更關注於提高汽缸的品質,而不能犧牲產品品質已提高生產效率。
因此,我們需要全面地考慮生產對象的特性和限制條件,如:產品的使用途徑,產品為實現其功能所必須具備的品質要求等。
通過採用以上的方法,再不良品出現的第一時間即將資訊回饋給相對應的工序,只有當相對應的工序,去除了導致不良品的因素後,才能重新開始生產。同時,操作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如果一個模具出現了裂縫,該模具就不能再使用。經過這樣的改善,這個廠的實質不良率降至以前的 10%,而且出廠檢驗的不良率也大大地減小了。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應該認識到:不管進行多麼嚴格的檢驗,都不能消除不良品的出現,不良品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檢驗能做的只是將這不良品挑選出來。也許加大生產過程中檢驗力度,會提高產品出廠檢驗的合格率,但永遠不可能消除不良品的出。要想真正降低不良率,就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如果忽略了它,就永遠也達不到零缺點的目標。這些基本原理相當重要,我強調了 N 遍都覺得還不夠,正是這些原理所表達的思想,構成了零缺點品質控制系統的基石。
有一次,我在 T 汽車公司聽了一場關於品質改善的報告會議,讓我開始思考品質控制活動到底是什麼.誠然,品質小組畫出帕雷多(柏拉圖)去定位問題,作出要因分析圖去追蹤問題產品的每個因素,但是通過工業工技術就能很容易地解決掉這些問題。
我試圖說服自己,降低不良率也許是品質控制的最終目標。我在想,如果我教會一個領班使用工業工程技術,這個領班一旦發現品質問題時,他自己就能馬上想出解決的辦法。